其他类型、现场考察——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9-11-28浏览次数:326

  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位于中山公园内,展馆面积1300平方米,通过400余幅照片、300余件实物、100余件艺术品,详尽展示了上海凝聚力工程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和在不断创新发展社会管理模式等方面作出地积极尝试及有益探索等内容。 

据介绍,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共分五个部分,展出了400余幅照片、300余件实物、100余件艺术品。除长宁区的凝聚力工程外,博物馆还展示了上海其他区县的优秀党务工作法,如杨浦区的"一线工作法",浦东新区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三服务",黄浦区的"三会一代理"、闵行区的"三联四会"等。

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浓缩着一个时代的回忆,展馆中出现的"铜铃铛"、《万碗寿面庆重阳》油画、"感恩石"等物件,娓娓道来"凝聚力工程"建设的20年,见证了上海20多年的巨大变化。二十世纪90年代初,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从长宁区华阳路街道起步,迅速推广到全市,在深入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先后涌现出杨浦区"一线工作法"、浦东新区"三服务"、徐汇区"康乐工程"、黄浦区"三会一代理"等一批先进典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使大家感慨万千。

博物馆一角摆着三只铜铃铛,将当年长一居委会干部杨金秀的思绪拉回当年。她给解放日报记者讲述起"摇铃铛的故事"--那时的长一居委有170户人家,棚户区里都是弹格路,居民没有自来水,只能用吊桶打井水。"清洁卫生是当时居民区的大事,居民们相约出来大扫除,我也渐渐琢磨出了其中规律。于是,每周四的某一时刻,我就摇起铃铛,'叮铃铃'。这时,家家户户的窗子都开了,居民们纷纷出门挑水扫马路。"

在《万碗寿面庆重阳》油画前,华阳社区"三老"谈心站站长张鑫伯凝视了良久。油画前摆着一口锈迹斑斑的大铁锅,还保留着配套的"钢精锅子"、汤勺和漏勺。"听说要建凝聚力工程博物馆,我们站的老同志献出了当年这口下寿面的大铁锅。"张鑫伯讲起自己的凝聚力情结:他刚搬到华阳时,发现所住的海厦小区有电梯却不准使用,原来因为动迁居民与开发商有矛盾,小区电梯十多年一直闲置不开。他和其他居民向很多地方反映,却迟迟没有回音,后来找到时任华阳街道党工委书记倪炳生,才解决了电梯的重启问题。"我记得电梯运行那天,整个小区像过节一样。"这件事让张鑫伯感怀不已,"凝聚力作用到居民心上,居民就会产生一种向心力。打那以后,我就开始主动去帮居民区做事,从陶家宅居民区总支委员、支部书记,做到老年协会副会长、三老谈心站第五任站长……"这次来博物馆,他还带上了厚厚一叠谈心站老人的活动资料与大家分享。"退休;但不能褪色,不能碌碌无为地虚度光阴,要尽所能为社区作贡献。"

博物馆里有一块从虹储小区复制来的"感恩石",很多居民在此拍照留念。墙上展示的凝聚力工程感人故事,不断被居民深情忆起:一对老夫妻约定,百年后将200多万元积蓄作为特殊党费上缴;一位老先生临终前提出希望,要过一次组织生活。"他们为什么这样做,这与凝聚力工程的开展与不断熏陶分不开。"生在华阳、住在华阳的沈金芳曾担任过华阳街道建宁居民区书记,"作为一位华阳居民,我是凝聚力工程的参与者、建设者,同时也是受惠者。"最叫沈金芳印象深刻的是,华阳棚户区的实景模型。这个微缩布景再现了二十世纪90年代初华阳街道孙家宅、西新街一带的原貌,"这让我一下子身临其境,这些年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历历在目。"沈金芳说,当年棚户区居民没有独立煤卫设施,都是生煤炉、拎马桶、倒痰盂罐的,用水则要从外面公用龙头放了再拎进来。经过动迁,这块地方如今已旧貌换新颜。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部分群众生活发生困难,迫切需要党组织去关心。华阳路街道党员、干部以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强烈政治责任感,开展"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大规模走访活动,建立起关心群众的一系列工作机制,创造了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初步回答了基层党组织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得到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中共上海市委的充分肯定。以"华阳经验"为代表,在全市国企、高校、农村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