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金橘飘香、天气渐冷的初冬时节。11月14日至11月18日,朝阳区百名国际化优秀教师赴苏州大学研修班在我校圆满落幕。来自北京朝阳区的小学骨干教师、各学校的中层干部、副校长等共计50名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北京市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党总支书记闫新全,苏州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赵曜,苏州大学文学院培训中心主任徐永出席了开班仪式。

赵曜致欢迎辞。她首先对参加本次培训的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并从“长度、宽度、高度、深度、温度”等五个维度向学员介绍了苏州大学的百年发展历程、学科建设成果和办学优势。最后,她预祝此次培训圆满完成,希望各位学员能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目的。祝各位学员在苏学习期间一切顺利。

闫新全作开班动员讲话。他指出,此次培训班是为深入贯彻《北京市朝阳区“十四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依据《朝阳区中小学“教师发展年”工作方案》和《新时代朝阳教育人才十条》的具体要求,特启动“百名国际化优秀教师”培养项目。此次培训旨在响应国家教育发展战略,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加强朝阳区国际化骨干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具有家国情怀、首都气派、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骨干教师队伍。引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拓宽国际视野,学习并创新性运用国际先进教育思想和方法;聚焦国际素养的提升,提高教师的创新教育能力;发挥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带动区域内教师成长,形成推动教育国际化的强大力量。他对本次培训提出几点期望:一是要珍惜机会,认真学习。本次培训班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交流平台,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虚心向专家教授请教,积极与同行交流研讨,力求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二要严于律己,遵守纪律。培训期间,大家要严格遵守培训班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参加各项学习任务,展现朝阳区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三是要学用并举,注重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开拓教师全球视野与跨文化理解能力提升。

本次培训为期五天,根据培训专题和主办方所提出的需求,精心设计了丰富多样的课程,以理论教学和现场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程设置,针对性地设计了《教育数字化支撑大规模因材施教的区域实践》《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苏式学校”为例》《国际理解教育背景下的小学学科建设》等课程,同时安排学员前往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苏州北美国际高级中学、苏州工业园区外国语学校参观交流,学习国际化教学思路理念。内容丰富全面,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际业务指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内容丰富、安排紧凑。
本次培训班不仅为朝阳区优秀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更激发了教师们对国际化教育的思考和探索。培训结束后,老师们纷纷表示,本次培训内容设计好,师资团队好,后勤保障好,收获满满,受益匪浅,后续将把所学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努力提升所在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推动朝阳区教育国际化,为北京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拟稿人:徐永;校稿人:杨娟、田静;审稿人:陈耀、王建文)
